首页 最后的三国 下章
第1303章 火药弩
  第1303章 火药弩

 火药弩箭的箭头,还是装配着箭头的,这种箭头较短平,并带有倒钩,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伤人而是可以起到固定火药弩箭的作用,只要火药箭木质的目标之后,便可以钉入到目标之,而后火药的导火索燃尽,火药爆炸。

 由于火药弩箭的火药填装量是普通竹筒手雷的三四倍,其威力也要远竹筒手雷大得多,如果一支火药弩箭可以敌方船舷的话,足以将船舷给炸出一个大来,轻易地击沉一艘战船。

 以前汉军在战船,也尝试使用过投石车来发火药弹,但这种方法命率较低,如果用于登陆作战倒是效果不错,投石车可以对岸目标进行无差别攻击,但如果是水战的话,效果差强人意了。毕竟对方的战船目标较小,在宽阔的江面想要用投石机击对方的话,概率是很小的,甚至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。

 所以这次筹建水军,打造战船的事刘胤不用心,交给王濬去办即可。不过在火器使用,刘胤却是煞费苦心,战船威力最大的武器莫过于火炮,程既远,威力也足够强,如果刘胤能制造出类似于大英帝国使用的那种红夷火炮来,别说是打败吴国了,是横扫全球,那也不在话下。

 但制造火炮那可一个技术活,以目前的条件想要铸造出火炮来,也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刘胤只能是退而求其次。

 投石车的准度不行,如果大规模装备在战船之后,效率是非常低下的,试想一下十发一甚至十发皆不,这样的攻击效果又有什么意义?

 重型武器之命率高的,只有弩了,刘胤也只有在弩想想办法,以前的竹筒手雷倒是给刘胤不少灵感。这次他亲自设计的火药弩箭,也采用长而笔直细适的竹子做为原料,烘干之后在竹子的梢端填装三倍于竹筒手雷的火药量,密封之后在顶端装配箭头。

 而其使用的弩也是特制的,普通的弩要大的多,至少需要体健臂长膂力大的四名士兵才可以拉得开,这样设计出来的弩,才能保证将火药弩箭投到至少一百步开外的距离。

 水战之,船速较快,如果没有足够的距离实施远程攻击,对方的战船会很快地冲来,形成近距离的格斗,这样火药武器会丧失其应有的作用。

 刘胤提供了设计图纸,其他的事情全部交给火药工坊来制作了。这批火药弩也是在江州进行生产的,制作完成之后,再交给水军进行装配。

 火药弩由于个头大,占地面积自然也大,除了大型的战船之外,小型的战船还真装备不了,所以这些火药弩都装备在了水军最大型的楼船之,基本每艘楼船都可以在船头的位置安装两具火药弩,在楼船的左右两舷,分别安装五具火药弩,也是一艘楼船,可以装备十二具的火药弩,可以进行三百十六度全方位的攻击。

 在这次水战之,最先投入战斗的自然是轻型的战船,通过接触战,王濬也看到了汉军水军和东吴水军的差距。如果使用同样的蒙冲战舰,汉军水军的战力显然是不敌东吴水军的,这和双方的训练水平和实战经验是密不可分的,汉军水军想要在战力超越东吴水军,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,也不可是通过几场战斗能解决的。

 但拥有装备着火药弩的楼船,王濬却是信心十足,他完全有理由相信,凭着这些火药弩,汉军可以轻易取得的优势。

 汉军红旗一展,船队的阵型立刻改变,原先冲在最前面的蒙冲舰群此刻迅速地向两边侧后的方向退去,原先处于后队的楼船舰群是大举

 袁建此刻是得意洋洋,在他眼,汉军水兵不过是一群新兵蛋子,无论是对战船的操控还是战术的使用,他们还是幼稚的很,根本不可能是东吴水军的对手,东吴水军完全可以轻易地碾他们。

 看着汉军的蒙冲舰群狼狈地后撤,袁建的脸浮现出一丝的嘲,想跟老子斗,再练个三年五年吧。

 汉军的蒙冲舰群撤退之后,楼船舰群便冲了来。狭长而低矮孤蒙冲战船跟高大威武的楼船起来,如同是三岁的稚童撞了丈高的巨汉,在体型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。

 不过袁建依然在冷笑,汉人派蒙冲舰来打不过,想用楼船来以大欺小,这简直是笑话。尽管楼船体型庞大,但它却也有着相当大的弱点,那是速度较慢,机动能力差,在袁建看来,这些大家伙除了横冲直撞之外,没有别的什么本事了,蒙冲战舰完全可以凭借着机动灵活船速快的特点,迂回进行攻击,得利则进,不利则退,在江面是进退自如,这些大型的战船根本奈何不了它。

 看到汉军的十几艘楼船呈一字阵型地冲了来,袁建呵呵一笑,决心戏耍他们一番,下令吴军的蒙冲舰群头而,从汉军楼船舰群间穿过去,进行一番攻击之后,再从汉军的船队后翼穿出来,给他们来个开膛破腹。

 袁建对于这样的打法还是有着很大的自信的,别看汉军的楼船那么威武,但楼船之间相隔的距离太远,又没有小型的战船在间保护,所以吴军战船完全可以轻易地进行迂回穿,将汉军的船阵给搅他个七零八落。

 在袁建看来,汉军水军的阵势根本没有什么章法而言,一群旱鸭子,也敢来这儿班门斧,不好好地教训他们一番,真不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了。

 “冲!”袁建的令旗一挥,数十艘的蒙冲战舰如离弦之箭一般,飞快地向着汉军的楼船舰群冲去。

 汉军的楼船,却依然保持着不急不徐的航速,平稳地在江面航行着。

  wANdAxS.coM
上章 最后的三国 下章